滚动资讯:

首页 > 宣传教育 > 正文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个日子,需要我们重视!

发布时间:2019-06-17 15:17:5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宋家慧

  当我们俯瞰地球家园,蔚蓝的大海、绿色的森林令人沉醉,但黄色的沙漠却不禁让人揪心。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的这一天,“荒漠化”的问题就会被大家广泛谈起。

  地球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异变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6年12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式生效,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提供了依据。

 

 

  2011年8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亚边境小镇多洛阿多的科贝难民营,一对索马里难民母子迎着沙尘走向营地。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更严峻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联合国去年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中警告说,土地退化将在未来30多年里给全球带来2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荒漠化,如同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地球村的每一名村民头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和社会难题。

 

  2017年3月20日,在索马里边境小镇多洛附近,一名妇女在干涸河床的水坑清理浑水,以便取用较为清澈的水。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行动,使得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态势,同时也创造出了可供各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譬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相比,5年间流动沙丘面积减少了49万亩,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14.7万亩,成为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沙漠中的一条穿沙公路,两旁绿意盎然(2018年8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然而,彻底解决荒漠化问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关心的话题,它不应该仅仅在每年的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天才被我们想起。荒漠化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关系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重视环保、热爱自然,我们应该每天都记在心间。

  (编辑:宋家慧 文字综合:新华网、光明网等)

中国廉政自律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廉政自律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888888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010-66666666 邮箱:88888888@qq.com 如未与中国廉政自律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招聘英才 | 合作共建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监督电话:010-33333333  总机:010-55555555  传真:010-66666666  E-mail:2416833968@qq.com
Copyright 中国廉政自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