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教育APP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部分地方和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等现象。一些教育APP内广告丛生、存在有害信息,甚至出现性暗示内容。
近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将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
《意见》准确界定教育APP范围
此次出台的《意见》界定教育APP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教育APP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APP。
规范教育APP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
多种监管机制规范行业管理
针对当前APP出现的问题,此次出台的《意见》特别在监管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雷朝滋:《意见》中单独设置一章,明确教育APP监管的标准,从内容管理、数据规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划出红线,指明方向。
规范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自律,建立意见反馈和投诉举报渠道,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备案制度 一省备案全国有效
与此同时,此次《意见》中还特别提出建立备案制度,明确备案方式、内容、对象和时间,最终实现“一省备案、全国有效”和全程网上办理。
加强统筹管理 保护学生信息
针对当前校园APP泛滥的现象,此次出台的《意见》也提出治理办法:
■ 加强教育APP开发的统筹管理。学校相关部门和老师开发教育APP,并要求学生使用的,必须经过学校批准立项,不得擅自开发。 ■ 加强教育APP选用的统筹管理。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 加强教育APP整合共享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本单位教育APP的数量,同一领域不同层次,不得开发多个APP。 ■ 加强教育APP数据的统筹管理。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应经过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教育部将于近期启动专项行动,治理应用乱象。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廉政自律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廉政自律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888888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010-66666666 邮箱:88888888@qq.com 如未与中国廉政自律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