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评上评】别让“保外就医”成为脱罪法宝

发布时间:2020-09-16 16:05:3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马若虎

“保外就医”绝不能偏离法治轨道

公办高中岂能借“壳”民办学校违规招复读生

不和稀泥,让正当防卫更有力量

“抠抠族”要抠之有度

……

新闻速递:安徽一男子伤人致死,获刑12年,却以“保外就医”名义并未蹲过一天监狱,并结婚生子。这也是继内蒙古一男子杀人获刑15年却一天监狱没进过,还逍遥自在当起了村干部,以及另一名因犯故意杀人罪本应在监狱服刑的男子王某凭借“保外就医”在狱外活动长达7年之后,又一起受到公众关注与质疑的反常案件。

新华每日电讯:让患有重疾的罪犯“保外就医”,原本是彰显人道主义的司法实践。但在执行中,却遭遇了变形、走样。“保外就医”,绝不能偏离法治轨道,不能为犯罪分子开辟“逍遥狱外”的特权通道。相关决定的作出与执行,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流程,必须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必须有全链条的严密监管。否则,任由失当的“保外就医”横行,既是对受害者的明显不公平,也会直接侵蚀法治公信力。在部分“保外就医”事件屡屡引发质疑之际,有关部门绝不能视而不见、选择性失明。一方面,对于作出“保外就医”决定的过程,应当进行全面调查,详查每一个环节的相应依据,详查是否存在明显的弄虚造假以及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调查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问题,也必须追责问责,依法予以从重处理,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进而遏制住试图钻制度“空子”的违法乱纪行为。所有的“保外就医”,必须能够经得起法律的审视,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举一反三,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保外就医”相关决定的作出者不敢任性而为、肆意妄为,才是对法治原则的敬畏与恪守。是时候对“保外就医”来一次全面“体检”了!

新闻速递:有家长近日反映,江苏淮安一所知名民办初中竟发布了一则高考复读补习班的招生简章,不仅教学地点就在小区幼儿园内,部分授课教师还有公办学校教师身份。据调查,这里的复读班办了近10年,不仅无完备资质存在隐患,还涉及多项违规。

新京报:高中毕业生选择复读,是个体的权利。我国教育制度设计并没压缩其权利,只不过,为了维护教育公平,防止有限的公办高中教育资源用在复读生身上、刺激高中生复读,教育部于2008年就明确要求公办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招复读生。可从现实看,利益驱动下,一些公办高中不愿放弃复读生这块蛋糕。有些地方教育部门也把这作为解决高中办学经费的路径,而没有坚持依法治教。很多公办高中招复读生,都是采取借“壳”民办学校,将其作为违规招生的“白手套”——即便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中也必须独立办学。而这些民办学校在招生宣传时,都打着公办高中旗号,招来的学生也安排在公办高中校园上课,或纳入统一管理,但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声称民办独立招生办学,与公办学校无关。公办民办不分的办学模式,消解了政府规范公办高中办学的努力,也会影响民办学校平等竞争,制造很多教育乱象。这方面的治理,也当来得更给力。考虑到这些乱象背后或许有有关部门纵容的影子,还有必要扭转某些教育者错误的教育利益观和政绩观,别让某些乱象“明着不行暗着来”。

新闻速递:近日,重庆一水果摊主因占道经营,与城管发生争执,摊主将果筐砸在城管面前致城管队员杨某某手被划伤,杨某某随后追打摊主,摊主在躲避过程中抓起西瓜刀砍伤杨某某手部。9月13日,重庆市南岸区公安分局发文通报处理结果,认定摊主行为系正当防卫,受到众多网友点赞。

南方日报:人们之所以点赞,首先得益于公安机关准确适用正当防卫。警方对这起事件的认定,不仅捍卫了司法正义,更让人看到了警方在处理城管与摊贩矛盾中的该有立场——以法律为准绳,不偏袒任何一方。城管有时合理的执法行为会由于缺乏信任基础受到指责,而个别城管的违规行为因为没有被及时纠正,也会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改变这种状况,纠正舆论偏见,要的就是警方条分缕析、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这绝非“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基于对事件经过的清楚核查,将双方行为逐一定性,分别依法予以处理,纠正“谁受伤谁有理”“大事化小再化了”等错误倾向。一方面足以让公众感受到国家机关公正执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亮出了反对不文明执法的鲜明态度,倒逼执法队伍约束自身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能力,依法依规为人民服务。此次事件及处理决定值得摊贩、城管和相关部门引以为戒、引以为鉴。在法律的轨道上厘定是非、伸张正义,一切将变得简单,人们也不会被情绪裹挟。

新闻速递: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64.61%的大学生都有过“薅羊毛”的经历,甚至因此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所谓“薅羊毛”,就是搜寻、利用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从而为自己省钱的行为。

广州日报:当下,更多人发现了“薅羊毛”的乐趣,加入了“抠抠族”。不可否认,“抠抠族”有其积极意义,很多人认为这引领了一种“新节俭主义”。用心省钱的背后,体现了一种趋向务实、理性的消费观,代表着消费自律的理念。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在肯定理性“抠抠”的同时,还需警惕“抠”成了自我安慰,抠出了另一种消费陷阱。“抠抠”虽好,容易跑偏。跑偏的“抠抠族”可能面临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越抠越买。其二,被抠绑架。这样的“抠”,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将“抠”当作消费的唯一信条,掉进省钱的迷障,却忘了消费本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要让“抠抠族”真正成为省钱有方、钱尽其用的代名词,那就必须抠之有理,找到抠的初衷。要明白,抠不等于抠门,而是节俭美德。在坚守“能免就免,该省则省”守则的时候,既要看到“免”和“省”,也要看到“能”和“该”,对于不能省、不该省的,要有清醒理性的判断。

中国廉政自律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廉政自律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888888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010-66666666 邮箱:88888888@qq.com 如未与中国廉政自律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招聘英才 | 合作共建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监督电话:010-33333333  总机:010-55555555  传真:010-66666666  E-mail:2416833968@qq.com
Copyright 中国廉政自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