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四个全面”擘宏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13))

发布时间:2021-08-04 09:10: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25.如何理解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2020年11月23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宣布摘帽。至此,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一步千年,梦圆今朝。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历史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摆脱贫困作出过不懈努力,但始终没有改变贫困的命运,即便一些封建盛世也仍然是“饥饿的盛世”。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确立了为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1982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1986年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1994年以来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扶贫开发力度之大世所罕见。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2012年末的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2012年末的10.2%。我国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减贫规模看,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从减贫速度看,我国仅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一伟大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任重道远。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条道路凝结着中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独特智慧和制度成果,为国际减贫治理特别是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的进程提供了借鉴。比如,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国际减贫方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强调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国际贫困治理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等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道,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保障好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5.如何理解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2020年11月23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宣布摘帽。至此,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一步千年,梦圆今朝。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历史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摆脱贫困作出过不懈努力,但始终没有改变贫困的命运,即便一些封建盛世也仍然是“饥饿的盛世”。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确立了为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1982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1986年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1994年以来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扶贫开发力度之大世所罕见。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2012年末的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2012年末的10.2%。我国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减贫规模看,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从减贫速度看,我国仅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一伟大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任重道远。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条道路凝结着中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独特智慧和制度成果,为国际减贫治理特别是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的进程提供了借鉴。比如,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国际减贫方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强调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国际贫困治理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等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道,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保障好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廉政自律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廉政自律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888888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010-66666666 邮箱:88888888@qq.com 如未与中国廉政自律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招聘英才 | 合作共建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监督电话:010-33333333  总机:010-55555555  传真:010-66666666  E-mail:2416833968@qq.com
Copyright 中国廉政自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