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该部印发的《公路、水路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中转转运装卸货区宜设置特定区域,并配有与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运输车辆对接的特定区域。加强堆场及仓库存放管理,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堆码应当按规定单独码放、存放,避免与其他货物混放。定期对货物堆码、存放区域内部环境、货架、作业工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根据《指南》,按照“谁的货物谁负责,谁作业谁组织消毒”的原则,货主或受其委托的装卸货作业单位负责组织或委托消毒单位对进口载货集装箱在首次掏箱卸货作业时实施预防性消毒。
在装卸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屏、穿防护服,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体表。作业人员及随行人员应当保持个人手部卫生,作业场所应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和纸巾,以确保在无清洁水洗手的条件下,对手进行定期消毒。
对于运输工具,《指南》要求,承运单位需确保运输车辆、船舶、非冷链集装箱等运输工具及容器的清洁和定期消毒,重点加强非冷链集装箱内壁及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的预防性消毒工作。从事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运输的运输工具及容器运载一批货物之前和之后,均要对运输作业人员可能接触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记者 杜鑫)
中国廉政自律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廉政自律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888888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010-66666666 邮箱:88888888@qq.com 如未与中国廉政自律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